六月的深圳,时有骤雨,时有骄阳,正如一场项目攻坚战中交织的挑战与希望。在龙岗区吉华街道,一个承载着3360个家庭期盼的民生工程——吉华学校项目,为确保完成今年秋季开学交付目标,项目团队正上演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,以心血、汗水与真情书写民生答卷。
用心擘画:智慧的“巧匠”
面对交付节点,项目团队精心擘画出一条高效、优质的路径。
科学谋划,攻坚交付
项目团队汲取深中龙初等项目的抢工经验,在5月9日召开交付冲刺动员会,与各分包单位签署“交付军令状”,将交付责任层层压实。每日下午5点组织各分包负责人现场走场,梳理关键线路工作落实情况,科学增派近三分之一倍劳动力,通过精细化的施工组织,让二构、精装等关键工序效率提升近30%。
高效穿插,精益求精
“抢的是工期,但绝不降低质量、安全标准,我们根据交付节点倒排交付计划,通过工序高效穿插实现工期节约。”生产经理刘芳华表示。
这份对品质的“用心”,体现在对每一道工序的严格把关,更体现在技术创效的巧思中:积极联系外部专家资源论证,优化防水卷材工艺,减少工序间歇时间提升效率;将砖胎模替换为预制轻质混凝土条板,压缩工期、降低成本,提升施工便捷性等……这份匠心,也让项目荣获2025年度上半年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奖。
用力拼搏:全员奋战的“铁军”
“关键在于执行,项目班子必须要带头干,啃‘硬骨头’!”项目经理梁鹏说道。进入抢工期,从项目班子、管理人员到一线工人,近三百余名建设者拧成一股绳,日夜奋战。
从清晨6点的早班会,到深夜11点的跟班作业,项目管理团队与工人同作息,班子成员每日下沉一线,亲自把控现场施工进展、协调解决问题。项目内部严格实行“两制管理”,每日“晾晒”考勤,自我监督,自我加压。
一次塔吊突发故障,为保障混凝土浇筑,项目经理带领项目管理人员,将沉重的加固材料一趟趟“人肉”搬上楼应急。更有项目全体管理人员晚饭后集体上阵,清理工作面到深夜的难忘记忆。
这份“能吃苦、能战斗”的拼搏精神,汇聚成了项目建设的强大动能,也赢得了校方的肯定,赠与项目锦旗“攻坚克难显铁军本色,兴教惠民展国企担当”。
“从项目筹备、开工到近期抢工,见证了项目团队成员为了同一个目标昼夜奋战、紧密配合,这种‘各守一岗而心连全网’的团队凝聚力让我深受感染。”作为去年加入吉华学校项目的应届校招生,目前已逐渐成长为项目部一名专业、敬业的商务工程师陈小媛说。
用情交融:有温度的“邻里”
民生工程必须是民心工程,项目在建设高品质校园的同时,努力与周边社区构建起一座“连心桥”。
党建引领,搭建共建平台
项目临时党支部主动与三联社区工作站党支部开展“结对共建”,得知社区存在边坡安全隐患,项目主动捐赠一批防护围挡,热心帮忙救助失联儿童,展现国企担当。面对高温天气,项目部为一线工人准备了凉茶、绿豆粥、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资,以人文关怀凝聚团队向心力。
真情沟通,共享和谐社区
项目在社区的协助下,顺利办理夜间施工许可;积极与人大代表沟通交流,帮助项目提升审批效率和噪音治理成效。项目相关负责人加入社区居民微信群,提前预告夜间施工计划,一次次主动上门走访,坦诚沟通,政企社联动,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坚实保障。
吉华学校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联中路与联东路交汇处,新建一所72班九年一贯制学校(含48班小学、24班初中),项目建成后将提供3360个学位,是落实龙岗区“幼有善育,学有优教”使命、打造“幸福家园”区域愿景的有力实践。
速度与温度共舞,匠心与民心共鸣。建设集团将继续秉持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,围绕落实特区建工集团“执行力提升年”各项工作要求,用力、用力、用情,高标准推进在建学校类民生工程建设,为区域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建设力量。
傍晚时分,当一天紧张的施工暂告段落,雨后初霁的天空挂上一弯彩虹,宛如一枚勋章,嘉奖着这片热土上每一位奋斗者的辛劳与执着。